高山現代農業美如畫
高山生態扶貧搬遷安置點
黔江鄉村旅游體驗,游客采摘樹莓
五里鄉胡家堡農民新村村民在編織西蘭卡普
鄉村旅游 綠地行動與產業發展相結合
沙壩生態農業園區
核心提示
客變設計脫貧,才能致富;富民,方新古典設計可興渝。對于一方政府而言,扶貧工作是關系經濟發展和確保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工作,必須常抓不懈。
在近年來的扶貧工作中,黔江區以精準扶貧為統攬,以“整村脫貧”為突破口,以創新扶貧機制為著力點,凝聚起扶貧開發的強大合力,“大扶貧”格局得到不斷鞏固。
整村扶貧通過市級驗收
1月15日,黔江區整村扶貧工作檢查驗收匯報會召開,由市林業局牽頭,市總工會、市國資委、市扶貧辦等單位組成的全市第四批貧困村整村扶貧檢查驗收組對黔江區整村扶貧工作進行了檢查驗收。
2012年,按照市扶貧辦統一部署,黔江區啟動實施了37個貧困村整村扶貧工作。通過不斷探索實踐“到村、到戶、到人”的精準扶貧機制,黔江集聚扶貧資源向各個貧困村整村傾斜。
3年來,黔江累計投資86174萬元,村平投入2329萬元,其中財政扶貧資金8752萬元、行業扶貧資金50379.84萬元,社會扶貧資金1479萬元,農戶自籌資金25563萬元,實施項目639個。2014年,貧困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7460元,比2011年增長67.4%,貧困人口減少1337戶4680人,農戶均有1-2個穩定的收入來源。
通過努力,黔江的37個貧困村達到了“七有四通三解決”的整村脫貧驗收標準,全面解決了吃水難、行路難、用電難、通訊難、住房難、上學難、就醫難等問題,呈現出交通便捷、飲水安全、用電保障、住有所居、學有所教、病有所醫的幸福生活新氣象。
此次驗收,檢查驗收組通過聽取匯報,召開村民代表座談會、入戶走訪、開展問卷調查、實地查看扶貧項目等方式,對全區整村脫貧情況進行了詳細的了解。
檢查驗收組認禪風室內設計為,黔江在抓整村扶貧工作中,工作機制有創新、項目規劃科學合理,農戶對整村扶貧項目認可度高,通過整村扶貧得到了實惠,同意全區啟動整村扶貧的37個貧困村通過驗收。
轉變思路帶動農民脫貧
37個貧困村的整村扶貧項目通過驗收,無疑充分肯定了黔江扶貧工作的思路和做法。
據黔江區扶貧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在近年來的扶貧工作中,黔江首先創新思維,實現了思路上的“四大轉變”,包括由粗放型扶貧逐步向精準扶貧轉變;由“單一”式扶貧逐漸向“復合型”轉變;由政府主導型健康住宅扶貧逐漸向“三位一體”扶貧轉變;由“輸血式”扶貧向“醫美診所設計造血式”扶貧轉變。
思路決定出路。整村扶貧,便是在一系列思路轉變之下,黔江扶貧工作尋找到的一條重要出路。
2012年,黔江立足全區55個貧困村整村脫貧目標,成立了編制規劃領導小分隊,深入相關鄉鎮街道開展摸底調查,掌握了第一手資料,因地制宜規劃扶貧項目719個。
去年,黔江再次完善了項目規劃,新增扶貧項目68個,通過規劃引領,讓整村扶貧工作做到了有的放矢,有力推進。
資金問題是扶貧工作破題的“瓶頸”。黔江根據“項目總數確定資金總量、部門職責負責項目多少”的要求,圍繞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改善民生、公共服務、能力建設和生態環境等方面內容,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各記其功、各負其責”的原則,爭取部門大力支持。實現了“資金需求、部門聯動、項目實施”的完美融合,開創了“以規劃為統攬樂齡住宅設計、有效解決資金瓶勁制約”的嶄新局面。同身心診所設計時,加強與國家開發銀行、山東日照對口幫扶部門、市衛生幫扶集團的匯報銜接,爭取更大支持,把有限的資金集中安排在重點項目上,形成了強有退休宅設計力的扶貧攻堅態勢。3年設計家豪宅來,黔江共整合部門資金5.038億元,社會扶貧資金0.15億元,籌集財政扶貧資金0.87億元。
在整村扶貧工作中,黔江堅持“政府引導、行業推動、社會參與、群眾主體”的扶貧機制,按照群眾意愿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充分發動群眾、依靠群眾、服日式住宅設計務群眾,為扶貧工作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在項目實施上,黔江嚴格實施嚴把項目程序關、嚴把項目質量關、嚴把項親子空間設計目進度關、嚴把資金撥付關“四嚴”管理。
黔江還針對37個貧困村建立了37支駐村工作隊,明確了駐村幫扶的目標任務和駐村工作隊職能職責。2014年8月下旬,黔江區委私人招待所設計組成10個督查組對駐村工作隊工作情況進行了專項督查,有力地推動了整村扶貧工作。
多措并舉致力扶貧攻堅
除了大力推進整村商業空間室內設計脫貧,黔江還通過大力發展特色產業,以及全力推進“借力借勢”力促扶貧工作取得實效。
統計顯示,2014年,黔江規劃實施產業扶貧項目150個,項目數占比達82.4%。全年發展獼猴桃4500畝,生態蔬菜1.1萬畝,中藥材2000畝,黃牛養殖基地3個,綠殼蛋雞10萬羽。同時,大力發展鄉村旅游,著力打造白土、五里等鄉村旅游示范點,鞏固發展小南海、水市、石會3個鄉鎮示范點,依托空間心理學典型示范點帶動全區鄉村旅游整體發展。全年接待避暑納涼游客16萬人次,旅游收入2800萬loft風室內設計元。
去年,黔江爭取國家開發銀行、山東日照、市衛生幫扶集團等社會扶貧資金796萬元,全部用于打造社會扶貧亮點工程。
黔江區還鼓勵非公制經濟、民間企業、社會愛心人士參與扶貧開發工作,抓好“武陵都市報助我上大學”捐資助學活動,發揮引領示范效應,籌集資金307萬元大直室內設計,資助貧困學生1綠裝修設計180人。同時,結合特色產業發展的需要,實時開展各類農業適用技術培訓65期,培訓人次5660余人次。
今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黔江的扶貧工作將以構建全市城鄉統籌綜合扶貧開發示綠設計師范區為總體目標,強化精準扶貧攻堅舉措,全年減少貧困人口9641人,實現貧困村農民人均純收入7460元以上。
扶貧開發闖新路 會所設計兜底搬遷斷窮根
深度貧困戶是扶貧工作難啃的一塊“硬骨頭”。如何讓這部分貧困戶“脫胎換骨”,從根本上改變貧窮落后的窘境?
2013年以來,黔江區緊緊抓住全市啟動實施高山生態扶貧搬遷工作契機,開辟了深度貧困戶兜底搬遷主戰場,實施“瞄準一戶就搬遷一戶,搬遷一戶就脫貧一戶,脫貧一戶就消號一戶”定點清除深度貧困戶的新舉措,侘寂風破解了“搬富不搬窮”這一難題,夯實了脫貧致富根基,闖出了一條扶貧開發的新路,經驗得到全市推廣。
新年新房新氣象
三室兩廳的民生社區室內設計新房堅固漂亮,窗明幾凈。屋里,家具家電和鍋碗瓢盆等生活必需品一應俱全……今年,黔江區阿蓬江鎮麒麟村4組貧困戶張德權一家將在新家里度過難忘的春節。
“我們從沒想過這輩子還能住上這樣的新房喲!感覺簡直像做夢!”張德權的妻子任云蘭牙醫診所設計激動之情溢于言表。
張家是典型的貧困戶。年逾古稀的張德全體弱多病,任云蘭腿有殘疾不能干重活,唯一的孩子還在讀高中,無法參加生產勞動。長期以來,張家人借住在鄰居家廢棄的烤煙房里,靠種地和政府低保勉強維持生計。
黔江區啟動“一對一”兜底扶貧搬遷政策后,張德權一家住進了新房。
去年,和張德權一樣在政府部門幫扶下得以喬遷新居的,還有阿蓬江鎮彭家村村民陳一榮。他感慨:“幾個月前搬新家過新年,對我來說連做夢都不敢想,現在卻成了現實!”
陳一榮左手先天性殘疾,20多年THE R3 寓所前離婚后,因家庭貧窮一直未再成家。平日靠農閑時幫人做點木工勉強維持生活。由于家貧,陳一榮家的老宅年久失修,早已成了危房。“一對一”兜底扶貧搬遷政策在最短的時間內圓了陳一榮的安居夢。
統籌規劃新生活
在黔江,和張德權、陳一榮一樣,在政府的幫扶下住進新居的貧困戶還有很多。從2013年開始,黔江對那些居住在深山峽谷、高寒邊遠地區,不通電、不通路、不通水,因殘、因病、因智、因學、因災等因素,生活極天母室內設計其艱難的深度貧困戶進行了摸底。并通過公示,最終確定對“愿意搬又無力搬”的490戶深度貧困戶實施兜底搬遷。
“深度貧困戶老屋翻新是搬遷意愿最強、搬遷需求最緊迫卻又無搬遷能力的群體,阻礙他們走出大山的最大障礙就是資金。”黔江區扶貧辦相關負責人說。
為此,黔江區建立起了“領導示范、部門聯動”的深度貧困戶搬遷兜底幫扶制度,要求每名區級領導幫扶搬遷1戶貧困戶,每個區級部門幫扶搬遷1-2戶貧困戶。兜底戶在享受3萬元政府財政補助資金的基礎上,由幫扶領導和幫扶部門按5萬元/戶標準進行資金補助。
為保證兜底搬遷戶能夠“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黔江區還制定了“五個一”標準,即“搬遷戶要有一個好地方,有一棟好房子,有一套完善的室內設施,有一臺電視機,有一項穩定的收入來源”。
按照這“五遊艇設計個一”標準,全區從搬遷選點、產豪宅設計業發展、后續扶持等多方面進行了統籌考慮。如在搬遷的選址上,基本上都是把這些搬遷戶的搬遷點選在了農民新村或特色院落中,并與現代農業、鄉村旅游發展等結合起來,讓他們能夠參與其中,至少也要能在這些產業中打工就中醫診所設計業。
2年來,黔江已完成深度貧困戶兜底搬遷301戶1005人。這些養生住宅搬遷后的深度貧困戶不無毒建材僅生活環境得到了改善,生活水平也得以提高。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