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能源“點亮”新希望
——我省調整農村能源消費結構助推脫貧攻堅紀實
記者 宋振遊艇設計峰
黑煙滿屋飄,廚房不見白,院里糞便臭,路旁柴成堆……昔日,在綠裝修設計隴原大地的貧困農村,總能見到這樣的情景。
如今,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攻堅大決戰中,我省通過將家家戶戶建沼氣池轉變為集中建設大中型集中供氣沼氣工程,普及農村太陽能光熱利用,推廣新型節能采暖爐等新能源項目,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改變了許多村落以煤炭、薪柴為主的使用消費習慣,推進了農中醫診所設計村能源消費結構的調整、升級,為農民打造了一個便捷、綠色、環保的現代化農村環境。
同時,我省還將單純的沼氣灶燒水做飯轉變為沼氣“進棚入園”綜合利用,從而將農村新能源建設、生態循環農業基地建設與農民增收緊密結合起來,提升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助推貧困地區發展特色產業,點亮了貧困群眾脫貧奔小康的信心。
助跑富民產業
去年年底以來,紅火多年的蘋果市場碰到了價格下滑、銷售緩慢的問題。
但是,在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莊浪縣的貧困村新光村,村民朱吉平的蘋果去年剛一上市,親子空間設計就賣了個好價錢。“來的客商都說,我家果子,個大、色紅、發亮,味道和別人的還不一樣,格外甜。”他有點“得意”地對記者說。
為啥?
答案就在他家果園邊的那口沼氣池里。朱吉平將家里的牛糞倒在沼氣池里,沼氣用于燒水做飯,沼液、沼渣施在果園里。沼肥、綠設計師沼液經過發酵后會殺死農家肥中的病菌,成為了優質的有機肥,能提高農作物品質,達到無公害種植標準。
“‘喝’了這些有機肥,蘋果用的化肥自然少了,重要的是,樹葉要比一味上化肥的果樹大一些、厚一點,顏色綠中發黑,明顯是光合作用更好。像去年,我家果樹的葉子比沒用沼液的村民家里的,要遲落了半個月新古典設計,你說,這果子能長得不好嗎?”朱吉平告訴記者。
沼液、沼渣基本上不會誘發病蟲害。朱吉平明顯感到,這兩年,不光是蘋果營養價值高了,而且果園里的病蟲害明顯少了,從而減少了化肥和農藥施用量。
“再過些日子,果樹套牙醫診所設計袋時,我們用黃色的沼空間心理學氣燈誘蟲、殺蟲。”他給記者透露著自己的管護“秘訣”,“去年,我家十幾畝果園,只有一棵果樹得了黃葉病,給那棵果樹倒了幾擔沼渣,病就好了。”
精準扶貧,產業是根。近幾年,莊浪縣因地制宜、揚長避短,捧著“金果日式住宅設計”奔小康,蘋果產業成了富民增收的主打產業。“現在,通過沼氣池的進棚入園綜合利用,莊浪蘋果產業走上了綠色路,育成了有機果,這兩年是聲名鵲起,越來越‘紅’。”莊浪縣能源辦主任薛拴成介紹說,通過在果園、蔬菜上開展沼液、沼渣施私人招待所設計肥,全縣蘋果生產基地優果率和蔬菜商品率分別提高了6個、樂齡住宅設計10個百分點,農民戶均增收2200元。
近幾年來,我省在武威、平涼、天水等地,因地制宜開退休宅設計展沼氣、沼液、沼渣“三沼”進棚入園綜合利用技術,形成了“畜—沼—果”、“畜—沼—菜”等綠色循環有機無毒建材農業生產模式,使果蔬生產向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生產轉型,助推各地特色富民產業煥發出勃勃生機。目前,累計在日光溫室、特色果園中修建沼氣池6000多座大直室內設計,開展“三沼”綜合利用60多萬畝,開辟出一條沼氣產業發展生態農業的新途徑。
助力美麗鄉村
前些年,我省大力推進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不僅把婦女從煙熏火燎中解放了出來,改善了農民的生活方式,而且將沼氣建池與改圈、改廁、改廚相結合,有效治理了困擾農村居民的環境臟、亂、差現象。但隨著農村勞動力轉移和家庭養殖的減少,一些地區出現了民生社區室內設計沼氣池商業空間室內設計原料不足、使用率下降等問題。以前可以說是“香餑餑”的沼氣池,在許多農戶眼里成了“擺設”。
如何讓沼氣重新“蓬勃”起來?我省在有條件的村、集約化養殖場,探索農村沼氣集中供氣發展模式,推進農村沼氣轉型升級。
莊浪縣天母室內設計通化鄉野趙村村民石根壽8年前建的沼氣池早已不大用了,可每天做飯,他依舊用的是沼氣。
原來,在離村子500米遠的地方,業主韓永康依靠他的養豬場,建了座聯戶集中供氣站。這座沼氣站每天將600多頭豬的糞便發酵變成沼氣后,通過管道,送到村里300多戶人家的廚房。
“沼氣用起來確實干凈衛生,可以前,伺候自健康住宅家的沼氣池得勤加料、勤出料,太麻煩了,大家用了一陣子都不大用了。”石根壽告訴記者,“現在,不用操心管護,還能用上沼氣,真是會所設計方便,價錢也便宜,一個月也就是30多元。”
對于石根壽和村民來說,聯戶集中供氣的沼氣,不光是價格低廉、使用方便,還將以往臭氣熏天的養豬場,變得幾乎聞不到什么氣味,村里環境變好了。
以新型大中型集中供氣沼氣站建設為重點,我省走出了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治污的新路子,解決了農村面源污染難題。
同時,我省還將集中供氣建設與沼肥綜合利用、太陽能熱水器和路燈建設結合起來,打造農村能源綜合配套示范村,讓美麗鄉村建設更有內涵、更有質量,得到了廣大農民群眾的熱烈歡迎。
“這個路燈好,不用電也能亮!可解決村里的大問題了。”指著村子里新添的太陽能路燈,臨洮縣辛店鎮朱家溝村村主任朱世龍對記者說。
朱家溝村是一條老屋翻新主要交通干道,來來往往的車輛得穿過村里的5個村民小組。以前,村里人根據這段路是從臨洮縣上梁鄉到辛店鎮的諧音“上辛路”,將其稱為“傷心路”。原因就是因為天一黑,路上黑燈瞎火的,交通事故特別多。有一回,村民朱國斌在地里干農活遲了,一不留神,拉了一車的洋芋栽到溝里了。幸虧他及時從車上跳了下來,可洋芋滾了一山洼。
如今,進入夜色,一盞盞太陽能路燈照亮了朱家溝村,也照亮了朱家溝人的心。村里的大媽不用打手電筒走路了,還借著亮堂堂的燈光,湊在一起跳起了廣場舞。
助推小康生loft風室內設計活
自打家里新裝了太陽能熱水器后,愛美的臨洮縣辛店鎮朱家溝村村民張小紅現在再不為洗澡發愁了。
以前,家里沒有熱水器,天熱的時候還好說,隔客變設計一段時間,用洗澡盆盛些熱水擦洗一下。到了冬天,她得專門搭車到10公里遠的鎮子的澡堂洗澡,一來一回得一天折騰,算上車費,洗一回澡,得20元。
脫貧攻豪宅設計堅奔小康的路上,我省從農村居民對新生活的美好追求入手,不斷加大農村新能源建設投入力度,改善農村衛生和健康條件,提高農民養生住宅生活質量,讓“小康”生活變得更加具體而實在。
侘寂風“活了大半輩子,真沒想到,咱農村人過上一冬,燒炕能沒有炕味。”5月中旬,74歲的榆中縣夏官營鄉孫家營村村民許國其對記者說。
不僅是沒有炕味,許禪風室內設計國其的老伴冬天氣管炎犯的次數也少了。
這一切,都得益于他家的土炕換成了現在的鐵炕,幫他打開了一扇節能的THE R3 寓所新生活。
許國其家住在敬家山腳下,那里氣候冷涼。上了歲數的他怕冷,一年下來,得燒半年的炕取暖。可是以往,他家的老式土炕,怎么都封閉不嚴,容易漏煙進屋,惹得患病的老伴一個冬天整夜咳個不停。
土炕的熱度也無法調節。按許國其的話說,“晚上睡覺時,半邊燙得睡不著,半邊凍得躺不下去。”還有,在他們村,土炕每年都引發一兩起火災,讓人們提心吊膽的。今年農歷正月十五半夜,他的堂弟許國賢家里的炕著了,正在睡覺的老兩口救醫美診所設計不及,以至于房里的幾根木椽都著火了。
現在,新換的鐵炕,外表像城里人睡的床一樣,與老式土炕相比,不光是結實、美觀,而且干凈、節能,還更加暖和,能像電熱毯一樣調控溫度。
鐵炕也裝有水循環系統,帶有暖氣片,炕一熱,家里的暖氣也就熱了,整個房子暖融融的。去年冬天,許國其家里的3個爐子全部再沒有用。他算了筆賬,一個冬天,他家節約了一噸煤炭。
符合節能時尚新理念的新事物,不只有鐵炕、水炕,還有省柴節煤爐。榆中恒信節能環保科技公司負責人介紹說,他們公司研發的生物質采暖爐具,節能身心診所設計率高達47%,農村一戶冬季取暖按1.5噸計算,燒煤一年節約558元,燒柴一年節約800元,不但減輕了農民家庭經濟負擔,還解決了農村燃料浪費問題,同時改善了農民居室內空氣質量。
農村新能源建設帶來的不僅是生活上的便利,還有效改善了農村的能源結構,助推了農村節能減排。這樣一組數據頗具說服力——
目前,全省農村能源年節能約280萬噸標煤,減排二氧化碳744萬噸。其中:沼氣工程集中供氣1.2萬戶,戶用沼氣121萬戶,可使用沼氣3767萬立方米,年節能約5.9萬噸標煤,減排二氧化碳15.7萬噸;推廣太陽能熱水器約51萬臺,年設計家豪宅節能約11.2萬噸標煤,減排二氧化碳29.7萬噸;推廣節能爐157萬臺,省柴節煤灶313萬臺、節能炕176萬鋪,年節能約208萬噸標煤,減排二氧化碳552.5萬噸。
發佈留言